【科普图文】二十四节气——处暑
“处,止也”。处暑(处为三声),即为“出暑”,表示炎热的酷暑结束。公历8月22日至24日之间,处暑如约而至,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°,三伏已过或接近尾声。
农谚道:“处暑天还暑,好似秋老虎”。处暑前后,太阳直射点持续南移,太阳辐射日益减弱,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,暑意渐消。此时,已到高温酷热天气“三暑”中的“末暑”,气候呈现出午后闷热,但早晚有凉风的特征。尤其是秋雨过后,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,故有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之说。此时,我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雨季结束,率先开始了“秋高气爽”的天气,南方地区则依然受到“秋老虎”的余威影响,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。
处暑有三候:“一候鹰乃祭鸟,二候天地始肃,三候禾乃登”。随着气温下降,草木枯黄,天地间一片肃杀景象,老鹰开始捕猎,将猎物整齐摆放,如同人类在举行祭祀仪式,“处暑满地黄,家家修廪仓”,此时,庄稼陆续成熟,金黄的田野尽显收获的满足。
处暑之后,阳气渐消,阴气渐长,养生也需顺应时节的变化。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,遵循“少辛多酸”的原则,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多吃酸味食物以收敛肺气。可多食用梨、葡萄、百合、菠菜等具有清热化湿、健脾化湿、润肺滋阴功效的食物,注重健脾养胃以固本,切莫贪凉饮冷,伤脾损胃生湿,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。
处暑后,白昼逐渐变短,夜时渐渐延长,故人们的起居、作息应遵循自然之变化规律,从夏季之晚睡早起转为早卧早起,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。昼夜温差加大,穿衣宜“秋冻”,不要过早地添加过厚的衣物,选择健身操、慢跑及各类球类运动等温和的户外运动来提高机体免疫力,达到御病、防病、抗病的目的。